联系邮箱
xsg@xsg.org.cn
丢饭碗的故事
2019年1月8日,星期二,农历戊戌年(狗年)腊月初三。山东省烟台招远金源路文峰酒店,晴,气温-4℃,全天气温1/-7℃,空气质量113, 轻度污染。
今天在招远讲课后,我发现吃饭的碗丢了……
别担心,这些年人们总把职位比作“饭碗”,这次丢的真的是吃饭的碗。
碗是什么?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的一件普通用具,值得如此用纸墨吗!
尽管碗可取谐音“挽”字,意为挽留之意,可作为一种伴手礼,象征寓意不错。可它总归是个碗,丢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丢的碗是我用来冲面糊糊的。是呀,自古以来碗都不稀奇,你瞧,碗下面是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极少方形。不断变化的只是质料,工艺水平和装饰手段。
我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喜爱用碗作为饮食工具,而西方人更倾向于盘子。
可是,今天这个破碗丢得有点邪乎。
经过是这样的,我昨天从成都飞到烟台,乘车到了招远,因为今天在膜天公司讲课,于是就住在了招远文峰酒店。
招远很冷,因为这里刚刚下过两天的雪,残雪散落在街头巷尾,招远的街头行人不多,马路上是一串串的汽车,好在招远市拥堵得并不严重。
寒冷中我不由想起了那句老话,“下雪不冷化雪冷”,再加上海边的烟台本来就是雪窝子,太冷了。
我缩着脖子进入了酒店。
我似乎记得,在酒店住下后就拿出饭碗冲了一碗面糊,吃后才去讲课的。
在膜天公司会议室,有300多名员工和一些外公司的负责人来听课,公司王总经理和领导班子成员及邀请的贵宾坐在了前排。
万万想不到回来后冲粥找不到碗了。
从来没有想过会丢碗。这一路我一直集中精力,琢磨不久前在这里的一个单位讲过课,传说上次讲完课以后,反响很强烈,现在相邻的公司又请我来讲课。
总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太通畅。
不过我知道,办任何事情都难免曲曲折折。
山东招金膜天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次的公司同属一个大单位,只是产品不一样,它是一家集分离膜制作、水处理工程设计安装、科技开发于一体的大型水务公司,在微滤、超滤、反渗透、液体脱气等分离膜技术领域有着雄厚的生产和技术实力,在中国膜工业领域和资源循环再生利用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也为我国的工业用水、中水回用、废水处理以及全民健康饮水和节能减排等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午讲完课以后,王总赞叹说:“这是灵魂洗礼的一堂课,震撼人心。”
课讲完也终于应酬完了,回来收拾行李时,市事务局负责人王春明弟弟来看望我,我边聊天边收拾东西,实在找不到碗了。
我憋不住自言自语地说:“碗去哪儿了?”
有客人在,我又不好意思大动干戈地找碗,客人走后我才翻箱倒柜,翻遍所有的包和角落,还是没有碗。
碗可不能丢。我有点急了,丢了饭碗是大事呀!碗不值钱,你说明天早晨吃不上饭还是小事吗?“民以食为天嘛!”
真的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碗了。
碗到哪儿去了?我打开窗户和门,碗是不是不小心跑到外面了。
一阵寒风吹来,一片白雪的地面上哪里有碗的影子!
我让自己冷静下来,慢慢地疏理。
忽然想,会不会是服务员拿去了,服务员误把我的碗当成酒店的碗了?我忙去问服务员,服务员说:“昨天不是我上班,我去给你问问?”
可是服务员打听来打听去,没有人知道我的碗。她回来对我说:“从来没有见过住酒店的客人带碗来,服务员如果见到碗有可能收走。”
服务员又去餐厅寻找,好久才拿回了一个很小的碗,问我,“是不是这个碗?”
我说:“我的碗可以泡方便面,是吃饭的碗,这个碗太小了,不是我的碗。”
服务员听得似乎一头雾水,又去找了,又过了好长时间,她兴冲冲地拿着一个大碗来了,还大喊着:“应该没错,没有人认识你的碗,最后厨师来了,厨师一眼认出来这个碗,说这不是我们酒店里的碗。你看我就把这个碗拿来了。”
我一看,真的是我的饭碗。
找回了吃饭的碗,我终于舒了一口气。
在招远金矿竟然发生这样的事,真的有趣,难道造化要给我换金饭碗?我自嘲地摇一摇头,碗已经找到了嘛。
故事却没有结束,也许一切都有定数,刚出门走在路上,饭碗竟然掉到地上摔碎了。
我这回真傻眼了。
望着刚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的饭碗,这次摔碎了,造化真的要敲碎我吃饭的碗吗?
真的,这一次找都不用找了。
这些年常常听到“铁饭碗”、“金饭碗”、“泥饭碗”、砸“铁饭碗”、丢“饭碗”、找“饭碗”、保“饭碗”,还有“大锅饭”、“开小灶”等等,下岗职工的样子历历在目,再就业等分配人员的眼神浮在了脑海里……
我一遍遍地问自己,难道造化真的要敲碎我的“饭碗”,不让我沿途“托钵”四海为家了吗?
我傻傻地望着摔碎的碗,凄冷的风雨打在了我的脸上。
真的懞了……
在雨中的街头发呆时,我前面竟然出现一个卖碗的人。
望着从天而降般的卖碗人,我更傻了,问自己:天意何为?
在饭碗摔碎的关头,神奇般地出现卖碗的商贩,造化真的让我换饭碗吗?
没说的,先买了新碗再说。
带着新碗,我一路向着北京奔去。
可是在路上我总是发呆,无论如何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脑海里吟唱起一首诗: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下了飞机才意识到,我已经来北京了,且换了新饭碗,造化何意?
北京的天竟然阳光明媚,天气比我想象的温暖。
Copyright © 上海浦东新区华睿孝善文化展览馆 版权所有
手机:19121314529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叠桥路456弄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