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邮箱
xsg@xsg.org.cn
以孝道治理天下,历来就是我国的传统。历朝历代,都会有有很多以孝著称于天下的人士,典型的有西晋时期的李密,以一篇《陈情表》向天下展示自己对于祖母的孝道(此李密非瓦岗的李密,想了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陈情表,保证看到你哭)。历朝的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也会树立一些孝道的典范,二十四孝图便应运而生。
考究历史,二十四孝图上所记载的人物多不见于史籍记载。唯独有卧冰求鲤的王祥是真是存在于历史上的人物。,这个故事的确是出自正史。据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中记载:“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首先我们抛开卧冰求鲤这个方案可行性不说(有太多的专家们计算过这个方案是否可行),我国史料为突显某些人物经常会用一些带有神话色彩的描述比如说哪个皇帝出生是有异象等等,因此卧冰求鲤虽然有不那么现实,但王祥的孝心绝对不假的。
网上有很多文章指出,卧冰求鲤的王祥其实只不过是伪君子,一切都只是为了搏出位而做的假象,就像王莽当初伪装的一样。当然,这些文章的作者理由非常的充分,简单的例举几个:王祥卧冰求鲤后博得了名声,在魏国做了官,后来司马昭当了晋王,王祥假装忠于曹氏家族,对司马昭只是作揖,可最终还是在晋朝做了高官,显得十分伪善。
首先,我并不是要反驳这些这些言论。我想指出的是,王祥做官的时候,已经是六十岁了(史书中记载王祥被征做官的时候已经是年垂耳顺,孔子曾说过六十而耳顺),而且还多次拒绝,最后在自己弟弟的劝说下才去的,而且最开始王祥的官职仅仅只是一个县令。为了博出位,却直到60才开始做官,我想这个不太现实,古人的年纪60已经是高寿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姜子牙,而且最开始的官位仅仅只是一个县令。王祥能够从县令一路感到三公,并且口碑很好,这就充分说明王祥是靠自己的能力爬上来的。
再来看另外一点,王祥没有巴结奉承司马昭,并不是他虚伪,这只是一个读书人内心不趋炎附势的品格。至于他最后又在晋朝做了高官,你们可以说他没有忠于曹氏家族,但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易朝为官又算的了什么,至少他没有作为司马昭的帮凶去残害魏帝。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并不能改变司马氏取代曹魏的这个即成事实,只能穷则独善其身,这一点没有错。
Copyright © 上海浦东新区华睿孝善文化展览馆 版权所有
手机:19121314529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叠桥路456弄185号